(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刘鸿飞)
今天的报告强调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地位,结合自己在民办高职的感受谈民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
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实际上对民办高职院校的需求还仅仅停留在对学生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上,追求效益最大化。而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资金紧缺、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更多的帮助,在这种不对等、不对称的需求下,双方很难在合作项目上达到共识,形成交集。因此,校企合作很大程度停留在形式上,在深度合作,内涵发展等方面很难有突破。
任何事物的发展及运行都有一个机制问题,机制的好坏,决定事物发展或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校企合作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其运行机制问题。民办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点的寻找与把握,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只有建立一套能有效协调企业与高校二者关系、促进资源共享、明确权利义务的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