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刘紫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坚持走特色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理念,实现了科学发展;坚持“生产育人”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培养融入生产、实训过程中,形成生产单位参与育人、生产实践过程育人、生产实际环境育人、校内实训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学院的重点工作:一是通过示范建设成果转化,推动高职内涵式建设。高职示范建设的关键是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学院将继续“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今年3月份,学院与系(部)签订了示范建设成果项目建设任务书,投资500余万元,做好示范建设369个项目成果的完善、推广、应用,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项目化”合作、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等途径,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双向融合,使示范建设的成果在企业中得到检验和推广,推动学院办学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探索出真正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办学道路。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学院经过长期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以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动态管理系统和校企合作构建“三统一、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今后将以高职单独招生等改革为突破口,完善“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体系,探索“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与中国水利水电集团、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等40余家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型企业开展深入持久合作。 三是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学院完成了74项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369个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检测和监理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今后学院将继续完善技术服务管理制度,通过培育科研基地、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形式,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承担邓州新农村建设规划、黄河坝岸工程导流防冲、南水北调中线等项目,促进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真正发挥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效应。 四是增强全体教师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文化融入到每位教师的血液中、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产业意识、校企融合。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积极主动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服务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理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的需要。在服务产业、校企合作中要着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长期性的校企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