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陈飞强)
听完专家的报告,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的做法,谈三点认识。一、依据专业定位,开发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是校企双方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开发出的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彰显着专业建设的特色。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与中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施工企业会计员”。校企双方围绕“施工企业会计员”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发了《施工企业会计》和《建筑工程核算》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满足了合作企业——中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员”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正是校企合作开发的这两门专业课程,使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区别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形成了专业建设特色。二、基于生产项目,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以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产项目为主线,构建并实践“做中学”课程体系。根据生产项目的需要,围绕企业生产任务,开发专业课程,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融入到项目教学之中,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我院建筑工程材料专业48名学生,自2010年7月-2011年6月,参加了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位于内蒙古省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甘泉铁路GQSG-5标段的建设工作。围绕该生产项目“试验室的临建和验收、土工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这三项主要工作任务,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了《甘泉铁路GQSG-5标段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土力学》、《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实验与质量控制》6门专业课程。在甘泉铁路GQSG-5标段的流动课堂里,专兼教师协同教学6门专业课程,48名学生边做边学。在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三、内容项目化,实施一体化,评价过程化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前提,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对接,课程教学设计有预设或临设的生产或模拟生产的项目任务。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学生学习评价是在完成预设或临设的项目任务过程中,自评、互评、专兼教师评价的结果。内容项目化、实施一体化、评价过程化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