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副院长 彭文武)
12月14日是参加第二期高等职业学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第三天,作为衡阳市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的工作者,面对新形势,学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当中去,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通过认真聆听了苏志刚书记作的“校企对接,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报告,研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受益非浅,现就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搞好校企合作谈三点体会:
一、政府出台政策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受教育者、行业和企业四方的责、权、利。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关键是如何激发政府、学校、学生、行业和企业四方联动,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动力,构建校企双方“一举多得、互利共赢” 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政府主导下,由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代表共同组成校企合作专门管理委员会,它代表政府行使职权,按照“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要求,形成良好氛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校企合作证书,并以此进行评估,表彰。
二、统一思想,明确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性。通过校企合作这个纽带,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建立学校、用人单位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体制机制,形成学校、用人单位双主体育人的格局,这不仅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三、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机制
第一,以专家委员会为主体的咨询机制。学院应将行业知名专家、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吸收到学院发展的专家委员会之中,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咨询作用,解决好人才培养与人才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以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到学院兼职任教为途径,创建学校与行业企业教师双向互派、联合培养机制,努力打造结构合理,校企共育共用共管、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课程开发上,让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来源于现场的丰富课程资源,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
第二,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最有利用价值的工具,为方便学校融入行业、企业开展服务,信息沟通十分重要,建立了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各类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做到技术、人员、设备、工艺等信息共享,尽可能做到信息对称。学院应以校园网络平台和世界大学城学院机构平台为基础,建立学院的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满足专业建设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应用,建设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的数字资源。
第三,以人才培养为纽带的资源共享机制。校企合作是否取得成效,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实现了资源共享。如运用最新
第四,以互利共赢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经济主体实现长期合作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基石。
总而言之,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其核心是利益分配机制,并且通过具体的合作项目加以落实。必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出学校的品牌,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