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正明)
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学校普遍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性并实施了改革,但在学校实际的办学中实行改革的力度和成效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有: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造成学校一头热,政府、企业和学校无法有效协调;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动力机制;校企合作的法规不健全;没有明确法规约束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和职责。
为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推进改革的深入,一是要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共同体。二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利益。三是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责与职能。
学校自身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与企业共建职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合办专业,探索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