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勾长明)
今天上午听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志刚院长所作的《校企对接,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报告,收获很大。苏院长在报告中详细汇报了学院在校企对接,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方面富有成效的做法。可以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校企合作方面成功的典型案例。结合对报告内容的学习及自身思考,本人对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办学目标的深度对接是前提办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为社会、企业培养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目标的深度对接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互助互利。共同着眼于一个目标——按照社会、企业的要求办学,“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办学目标深度对接的一个很好的体现。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与松原市美仑商务宾馆、石油大厦、银苑宾馆、大和御膳、长春市金安大饭店、开元名都、至尊大酒店、延边市长白山宾馆等多家宾馆开展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院还与吉林油田机械总厂、长春中誉齿轮厂等3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同时,随着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商务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将本专业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植入岗位工作中,扩大了民营连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民营连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部分毕业生与企业实施订单种植,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实践证明,办学目标的深度对接是校企合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二、课程内容的深度对接是关键办学目标清楚了,接下来就要按照社会、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及课程内容,我院结合松原四大资源优势(粮、油、水、草)形成的三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三个优势产业(电力、建材、制药)、两个配套产业(石油配套业、汽车配套业)以及物流、旅游等潜能巨大的新兴服务业来设置专业及课程内容,力求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深度对接,从而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三、教学手段的深度对接是保证教学手段是实现办学目标、教学目的的有力保证,即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来完成。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尤其是学校可以依托企业先进和齐全的设备,生产车间和场地来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数控、焊接、电工电子、汽车维修、园林园艺等实习实训基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水平。四、办学成果的深度对接是动力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其中一个重要的试金石就是就业率。校企合作是否富有成效,首先要看培养出的学生能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接纳,能不能经得起社会、企业的检验。我院通过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几年来,为社会、企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7年学院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50强”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了办学成果的深度对接,并以此为动力进一步调动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校企深度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认识先行,大胆实践,学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先进经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三位合一,结合自身学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校企合作,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