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铭辉)

今年6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这是为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必将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文件的学习,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要高度重视行业协会的功能和地位

行业协会作为某一行业内的生产经营者自愿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自律性社团组织,代表着成员企业的利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来看,行业协会已普遍成为各国行业信息的集散地、行业技术标准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主要建议和参与者,在成员企业的管理上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政府。伴随国家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行业协会在功能上也得到了巨大拓展,其在专业领域上的权威性、与企业联系上的紧密型和社会服务上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运作具有全方位的持续影响力。基于此,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处理好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将有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推进和落实,使人才培养具备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要大力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的互动与合作

依托行业协会这一平台,校企合作将可以实现由院校与企业的点对点局部合作向与行业的全面合作转变。个人认为,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的互动与合作,起码在以下四方面大有可为:一是认证互动。与劳动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相比,行业协会的资源来自企业并服务企业,其证书认证目标明确,层次清晰,认证过程管理完善,行业认可度较高,行业资格证书将得到学生和企业的广泛认可;二是培训互动。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职业院校可以凭借其资源的优势,积极与协会进行企业培训的合作,这种互动可以赢利并可保持合作的持久性,还可提升院校的影响力,为其他合作打下基础;三是信息互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协会具有信息枢纽功能。通过行业协会,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沟通与交流上,将由原来仅局限于人才需求转变为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交流信息量更大也更为真实;四是共建服务平台。在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下,将使企业更为积极和实质性地参与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真正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互动平台。

总之,职业院校注重主动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会极大地促进人才培养工作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大大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开放式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毕业生,为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