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LewisBooth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包括知识产权。消息传来,引起全球业界的关注。吉利此次在汽车领域的大手笔不但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同时也对整个世界汽车领域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在收购消息传来的同时,吉利集团对汽车人才的进一步需求引发全社会的关注,而北京吉利大学今年与汽车相关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办每天都要接到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吉利集团在职员工共13000余名,其中在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70%是吉利自己创办学校的毕业生;吉利汽车研究院近两千名科研人员中,从吉利院校走出来的占40%以上。 教育成为汽车产业的人才支柱2009年6月,北京吉利大学不断传来毕业生的就业喜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陈相举在国电盛邦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被公司聘用,迅速被提拔为区域经理和技术专工,年薪超过10万元;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殷文波被时代集团聘用为区域经理,月薪万元;更让人羡慕的是,汽车学院CAD专业一个班16名学生在吉利汽车研究院学习实践期间,国内多家汽车制造集团曾先后以类似拍卖行的竞标方法试图高薪争抢他们。 在吉利集团,汽车人才的培养和汽车的不断创新生产一样,都是让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这里,产业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 吉利初涉汽车领域时,为缺乏相应的人才和技术而困扰。当时集团录用的80位名牌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后陆续流失,最后只剩下一人。民营企业为何难留人才?究其原因:十年寒窗苦读,大学毕业生期待的是换回一种“干部”身份,是一种社会待遇、身份标签;而民营企业则不能提供“干部”身份,更多的需要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 正是痛感汽车人才的缺乏和外来人才的难留,李书福下决心要自己办学校来培养有知识、有思想、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正是由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才催生出自己打造的“人才产业链”。 几乎和盖汽车厂房同步,上世纪90年代末,吉利在浙江临海划地建校,创办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随后陆续在北京昌平创办“北京吉利大学”,在海南创办“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杭州创办“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并将在湖南创办“湖南大学湘江学院”。2010年6月20日,北京吉利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校庆,该校的在校学生已达3万余人,成为国家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 吉利多所职业学校的创办,不仅解除了自身汽车产业人才匮乏的后顾之忧,还为社会培养出成千上万深受欢迎的优秀专业人才。吉利各院校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尤其是北京吉利大学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汽车领域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还未毕业就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就业率几乎达到100%,吸引了学生和家长的目光。 战略转型的“底气”源自教育2010年3月18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北京吉利大学校园内却春意盎然,吉利汽车研究院与北京吉利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现场人才招聘会正在举办。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的发言掷地有声:汽车行业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只有精英远远不够,这个行业需要方方面面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是能够真正做出优质产品的有用人才。企业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全面参与学校的发展。 为此,吉利研究院与北京吉利大学深度合作:每年为北京吉利大学年轻的教师骨干提供5至10个名额利用暑期来院学习、实习、交流、参与产品开发;组织有博士学位、专家水准的研究院中高级领导团队以及专家团队,担当北京吉利大学尤其是汽车学院的兼职教授,每年从北京吉利大学定向招生30到50个学生,进入吉利研究院作为正式员工参与工作、学习;每年投入资金开展“吉利杯”师生创意大赛等。 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背后,是对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准确定位与全方位培养。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王兴贵表示:吉利集团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作为支撑,特别是创新型的人才储备。北京吉利大学将加大与企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合作,为吉利汽车长久发展提供服务。集团所属研究院与大学的深度合作,拉开了吉利集团战略转型向纵深发展的序幕。 由于受人才、技术、资金、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吉利是从经济型轿车切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吉利不仅在汽车行业站住了脚跟,而且跻身中国汽车十强,成为自主品牌汽车的标志性旗帜。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吉利固有的一些弱点也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来,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制约吉利发展的障碍。 2006年以后,吉利开始对一向行之有效的“价格战略”进行反思。为此,集团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战略转型。李书福有一段著名的“描红”说:造车就像写文章,要先描红,再练字,先学造句,再写大文章。同时,针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走向,李书福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吉利汽车要想走遍全世界,必须在“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后来居上、全面领先”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战略转型。 2007年5月,吉利在宁波基地发布《宁波宣言》,提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响亮口号,正式开始决定吉利命运的战略转型。 吉利的战略转型开展得有声有色。吉利豪情率先停产,接着是美日、优利欧逐渐减少生产份额。2008年,几款老产品顺利退市,主打产品的位置,终于让给了逐渐崭露头角的“新三样”——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和吉利远景。在吉利汽车展厅,2009年,代表吉利最高造车水平的三大品牌——帝豪EC7系、全球鹰吉利熊猫、上海英伦海景齐齐亮相,向市场宣示“新吉利、大品牌”时代正在到来。 集团也由此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引发了一系列变化:研发上确立以平台化为基础的产品战略;布局上形成均衡的八大生产基地;销售上构建起多品牌营销体系;服务上打造体验式快捷服务品牌;人才培育上采取“招贤纳士”与强化“自育内生型人才”并举的策略;管理上推行矩阵化经营管理模式。 吉利教育为集团战略转型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正是这场未雨绸缪的转型,为吉利赢得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动权。几年来,成百上千名吉利院校的毕业生,带着吉利汽车产业升级急需的各种知识,生龙活虎地进入到集团的各个层面,很快担当起各项工作,成为企业最富生气的队伍。 校企合作让吉利学子走俏职场这是一幅让很多人惊讶的场景。 在北京吉利大学的校园里,该校汽车学院的大二学生正开着自己设计的跑车在学校宽阔的塑胶操场上奔驰;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露一小手”——将一辆整车拆卸成零部件,再将零部件装配成一辆整车……“这样的毕业生,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中国何愁找不到工作?”一位参观者不胜感慨。 这只是北京吉利大学汽车相关专业教学中的一角,校企合作使吉利学子在求学阶段就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据北京吉利大学相关人士介绍,2006年他们选派16名大二年级CAD专业学生去吉利汽车研究院,校企联合培养CAE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边实践边学习,结合实践学习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每天都在研究院的CAE平台上结合工作任务实践。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学生掌握了CAD建模、有限元模型优化等技术,分别负责汽车薄板件冲压工程分析、汽车碰撞分析、汽车零部件结构分析和汽车动力学性能分析等工作,同时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和文章,现已成为研究院CAE科的基础骨干力量。2009年6月,16名学生顺利毕业,并全部留任研究院工作。 此次教学改革,是国内自1996年教育部颁发文件号召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对本科教育进行的一次最深刻的教学改革实验,被列为北京市教学改革的国家资助项目,并被推荐为全国十大优秀教学案例。 据了解,北京吉利大学的汽车学院目前以汽车、机电、工业产品设计、现代制造技术为方向建立18个专业,专业特色鲜明;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及高级工程师等50余人;学院建有金属材料、液压与气动、CAD/CAE/PDM、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汽车检测、数控加工中心、光机电一体化柔性制造系统等40余个实验及实训室。同时,学院以吉利集团为依托,开辟20多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在各学院的学科设立和专业设置上,北京吉利大学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出发点,全面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并通过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在办学之初,北京吉利大学就按照“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导思想,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安排更多的时间,设计更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训。为此,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创建汽车实习工厂、生命科学实验楼等30多个实验场所,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订单教育”利用学校与全国近3000家企业的优质网络资源,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学校还依托吉利集团及其关联产业,为就业开拓了绿色通道。凡愿在吉利集团工作,符合分配条件的毕业生,集团将优先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