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淄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20名大三学生走进山东顺骋汽车贸易集团公司,开始为期8个月的准员工顶岗实习。这是该系第三批订单培养的学生,此前,校企双方已经持续2年合作开展精英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大量出现,急需大量的技术骨干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原有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需要在在企业实践中磨练和提升,1年以后才能真正顶岗,3年左右才能成为骨干力量。如何快速培养企业所需的精英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突破。 学院党委书记鹿林教授指出:学校要深入社会,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为行业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立身之基。 2008年11月,学院启动了“山东顺骋班订单培养计划”,开始了校企联合打造汽车服务市场高端优秀员工的探索。按照该计划,学生首先接受1年的汽车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由校企双方对订单班学生进行项目培训,学院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通用实践技能,企业培训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专向技能(包括针对具体车型的培训)。 顺骋集团的资深培训顾问作为学生的培训导师,并指定专门的岗位实习的指导师傅,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把企业文化、专项技能、特殊技术细节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通过一年实战式深造,学生毕业前,就具备了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完成了从实习学生到职业人的重大转变。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成熟的沟通机制,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学校的班导师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毕业生情况,保持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岗位指导师傅进行管理,两周反馈一次“顺骋班学生成长报告”,确保培养质量。 学院2008级毕业生季发龙,是第二批接受上述培养模式的学生。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汽车销售顾问,目前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多来,明年7分才正式毕业的他已经成长为单店的销售冠军,每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季发龙表示,这缘自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帮他理清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思路,大大缩短了适应社会的时间,提前进入了职业人的角色。 季发龙的实例在“顺骋班”并非个案。截至目前,参加培训的汽车系今年毕业的35名2007级学生已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月收入平均在4000元以上。2010年3月份第二批订单培养的16名2008级学生,经过6个月的实习,也已经全部独立顶岗。公司领导表示,再经过一年的磨练,他们也能成长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山东顺骋汽车贸易集团公司的人力培训部总监陈元鹏说:“针对汽车后市场人才紧缺的现状,如何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行业内每家公司都面临的管理难题。“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我们与学院合作探索解决此难题的有效途径,它有四大优势:一是节省了企业从社会招聘进行岗前培训的费用,二是学生素质高,有发展潜力。三是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高,保证了公司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四是提高了学生加入企业后的适应性。” 淄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的探索证明,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相当于提前进入职业人的角色,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顶岗后成才快,成材率高。 这种合作模式创造了校、企、学三赢的良好局面:学生良好的就业趋势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校通过持续不断地培养出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打造了人才输送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准就业”提前适应了社会,开启了良好的职业生涯,实现了快速成才和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