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职工培训等合作步伐,我院与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原则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现将一些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还承担了教师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工作。近年来,我院机制、模具专业的教师,曾先后到广东、深圳和内地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接受培训,为用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把工厂的新工艺、新技术带回来并及时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又促进了教学改革,还为用人单位攻克了部分技术难题。 二、组建“特色订单班” 我院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项目,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组建“特色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和好评。如:先后与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西安钟表研究所、鸿准精密磨具有限公司、民航深圳莱斯达集团、日本电产科宝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开办了“众喜水泥”、“中研计时”、“鸿准磨具”、“广州民航”、“电产科宝”等“特色班”。由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提供部分教师和实验设备、实习场所和教学软件,定向培训了一批针对性强、上手快的专门性人才。 三、实行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接触实际工作场景和产品,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据用人单位反映,经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很好地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的目标,工作技能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增进人才交流 我院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材,为校方生产性实训室建设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学院鼓励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应用技术项目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如:学院在2008年,先后派数十名教师前往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参与了部分生产技术改革,并对公司的所有中层干部进行了分期、分批、集中轮训,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五、企业设立奖学金 为了更好的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了为期5年、总额70万元的“众喜水泥奖学金”,重奖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每个年级奖励30人,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直至毕业,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在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多元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