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格外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抓实平台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服务面向、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服务平台、倾力社会服务项目,提高适应市场能力,树立品牌建设的服务水平;凸现服务的核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抓实平台建设 沉淀服务功能 按照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要求,重组专业群,调整专业院系,积极 释放院系自主权,务实院系两级管理的近期要求与长远目标,充分发挥院系的工 作积极性和发展主动性。围绕实施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功能展现要求,加强专业、课程等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企业实习协议制、工余辅导制和学习评价双轨制。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为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不足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专业是学校联系企业的桥梁。在深入专业调研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的两轮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专业服务面向。如数控技术专业在多年来实施中确立的六个面向的基础上,针对制造业高地进口数显设备日益增多的情况下,2008年针对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增设“数控维修装调工”的工种鉴定项目,为毕业生就业增添砝码,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 充实资源平台学校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育人,毕业生充分就业是民生工程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就是要将高校的教学与工厂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就是要将工厂的先进技术与学校的实训实习有机融合,就是要将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技术有机集合,就是要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有机贴合。 在整合校内资源基础上建立4个校级基础实验中心和9大类专业实训中心;积极与企业共建了16各实验(训)室;与企业共同编写体现当代中国职教特点又赋予时代特色的指教教材64本;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发展基础。各院系努力开拓,通过开展“订单班”教学,设立专业企业奖学金等“多条腿并重”的合作模式,2009年180名“订单班”学生目前全部签约上岗就业。 三、夯实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在完善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服务平台,展示学校为企业为雪深该服务的能力与水平。2008年7月学校又公开出版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拓展》一书,实现了连续三年年年都有围绕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指导用书,为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起到了良好的理论武装功能。在学校创建“品牌——中心”产学合作新模式基础上,2007年3月学校成立市场部,这是提高学校办学活力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市场部将学校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落到实处。市场部依托无锡太湖服务中心和无锡制造业服务网,积极开展“四技项目”、“ 专利申获”、企业员工培训和面向社会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2008年四技项目中到账资金813.65万元,社会培训人员达8100余人,申获专利68项。在校企互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校企的共赢,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毕业生就业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我们只有直面,才能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