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大地震,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释放。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这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一、灾难突然袭来,东汽受损惨烈 大地震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也给地处川西龙门山脉尾部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离汶川震中仅29公里的东汽汽轮机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东方汽轮机,这个有着42年发展历程、产值超百亿,已经形成火电、风电、核电、气电、太阳能发电“多电并举”发展的国有骨干企业遭到了重创。 汉旺厂区80%以上的建筑被震毁垮塌,人员伤亡情况非常惨烈,职工死亡人数500多人,重伤100多人,失踪100多人。许多生产设备受到损坏,大量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生产物资损毁严重,水、电、气、交通等基础设施受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0亿元,生产完全陷于瘫痪,举目望去尽是满目疮痍和不尽的惨象,其景令人痛惜、催人泪下、不忍回眸……。 5月23日,温总理专门前往现场察看了东汽叶片分厂等灾情最重的厂区。看到大地震给东汽人造成破坏的惨烈景象,总理眼里噙满了泪水,每驻足一处都不时地用手擦拭眼泪……,温总理在离开时,饱含热泪深情寄语东汽:“你们现在这么困难,还在想着完成任务,履行社会职责,为国家和用户负责。只要有人在,有自己一双手,一定能把新东汽建设得比过去还要好。”总理坚定而有力的话语,激励着东汽人,激励着德阳重装企业人…… 二、四川工程职院伸援手,患难之时见真情 场地、设备、人员遭受重创的东汽人,在不断强余震的同时奋力抗震救灾。他们站在地狱边缘,但是他们没有颤抖,他们挺起了脊梁!并发誓要在今年内力争恢复生产80%以上,用近三年时间异地重建,以更高的水平完成800 亿元的生产订单,汇报祖国、汇报人民! 一位东汽幸存者站在已成废墟和瓦砾的厂房前,看着一个个从废墟下搜救出的工友们的遗体,向社会呼喊:“所有关心和支持东汽的工程技术人员们,东汽的重建需要你们……”深情而悲壮的呼喊,猛烈撞击着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的心,学院司徒渝院长5月23日在露天召开全校干部会,布置学院抗震救灾工作,并号召全院师生员工:“我们的战略伙伴正处于危难之际,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在自己受灾努力自救的同时,还要克服种种困难,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东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东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帮助他们,四川工程责无旁贷!这就是战略伙伴、这就是示范……请学院示范办尽快与东汽联系,有针对性地做出援助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实施”。 三、校企合作渡难关,示范注入新内涵 司徒院长的这一号召反映了四川工程职院人共同的心愿,它无疑为学院紧迫的示范学院建设任务注入了悲壮的新内涵,也是高职学院承担社会责任、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体现。 学院主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李登万副院长在第一时间与东方汽轮机厂协商,按照东汽在重建期分散异地生产的原则,决定将学院刚刚竣工的5000平方米的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进行重新规划调整,腾出1000余平米场地,按年承接4000万人民币叶片和工模具加工产值的要求,将东汽工模具公司叶片分厂抢救出的高精度设备和学院生产性实训设备进行整合,以新的形式和机制开展校企产学合作。目前近2000万元的相关生产设备已经基本安装调试到位,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和原材料先后到位,预计在6月15日前恢复叶片和模具的生产。 学院主管示范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副院长杨跃紧急约见东汽厂人力资源部尹守军部长,商议东汽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过程中的人才保障事宜。决定在学院教学资源也十分紧缺、5000平米教学用房毁坏需拆除的情况下,努力挖掘潜力,保证东汽尽快恢复生产对人才的急需,积极开展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从5月26日开始,学院开放了精密检测实验室,针对东汽大量精密测量设备损毁及部分人员伤亡的情况,对东汽7名质量检测部精测组的新增技术人员进行三坐标测量机培训,为恢复生产提前做好准备;2008年6月2日,针对东汽在重建中设备和技术将更加先进的要求,东汽员工第一批80人的技能提升培训班在我院技术中心举行了开学典礼,他们将在学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数控技术培训。需要进行此类提升培训的东汽员工预计300人以上,涉及数控、焊接、电气等多个专业,各系也已做好准备,将根据东汽生产需要和学院实际条件陆续开班。 与此同时,学院还派出20余名机械、电气等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东汽生产自救、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企业,也为课程模式转型、提升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灾难,损毁不了我们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灾难,摧不垮学院与东汽几十年风雨同舟、心手相牵的兄弟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地震中倒下的仅仅是一栋栋房舍,始终屹立的是我们校企合作、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次空前的大地震,反而让我们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我们示范建设的真谛!职业教育从来就是经济建设的孪生兄弟,职业院校只有与企业同心同德、患难与共,才能走出困境,憧憬光明!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