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境地,而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却成功吸引了69家企业作为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对李宇来说,在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的学习让他获益匪浅。毕业后,李宇在SMC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课工作,由于踏实肯干、技术功底扎实,不久前他被选派到日本总公司进行为期3年的业务研修,让公司的其他职员甚感羡慕。 提供企业需要的“现场工程师”,为生产一线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明确的办学定位让北京联大机电学院受到许多大型企业的青睐。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成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基地,而学院则成为这些企业的员工培训或人才培养基地,校企互动相当密切。 摒弃传统思维,向企业输送好用的人才 “早在10年前,我们想给学生找个实习单位很难,要到处托关系,才有企业勉强答应让学生来试试,而且只能一次两次,建立不了长期合作关系。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年到了招聘的时候,几十家企业排队到学院来要人,学生就业根本不用发愁。”对比今昔,机电学院院长张恩祥颇有感触。 企业招人,不是招“最好”的,而是招“最好用”的。张恩祥说,现在很多工科大学生理论与实际脱钩,特别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差,这是他们难以适应企业和工程技术部门要求的主要问题之一。 明确了这一点,学院在自我定位时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决定不培养一般意义上搞研究、开发的工程师,而是着力打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需要的“现场工程师”,为生产一线输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些企业也正是看中了机电学院的这一定位。SMC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傅沛明告诉记者:“北京联大机电学院的优势就在于办学改革意识强,从一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择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在制造业发展的长远打算,愿意踏踏实实地从工厂一线做起。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正是企业用人时最看重的。” 企业参与教学,实现良性“共振” 工科硕士毕业的小李今年到机电学院应聘教师,面试时主考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工作,做实验老师,你愿意吗?”小李在欣然应允的同时见识到了学院对实践教学理念的重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对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考验。学院在走访企业时,发现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希望招聘到有较高能力和素质的员工,但是,企业的培养资源和精力有限,愿意与学校通力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经过深思熟虑,学院决定把与企业的合作向前延伸,从临近毕业时的实习、就业延伸到大一、大二,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产学合作教育。 沿着这一办学思路,2005年6月,机电学院成立了技术应用型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等9家北京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及行业专家担任专家指导委员,随时为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支招”。同时,各企业也就势成为毕业生的就业基地,使学院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69个之多。 接下来,校企共同采取课程开发,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定岗训练,设立企业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使培养过程得到了行业和学科的双重支撑,学校和企业开始形成良性“共振”。几年来,学院投资用于实验室建设的1200万元中,来自企业的投资和设备赠送就价值近800万元。37个实验室全部完工后,将可同时容纳750人进行近600项实验和工程训练项目。 用动手能力说话,赢得企业认同 现在,很多企业都把机电学院当成招聘一线应用人才的首选院校,时值去年12月,机电学院已有1/3的“准毕业生”确定了工作岗位。 就业顺畅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张恩祥院长告诉记者,在学院现行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由原来的32%上升到近40%,也就是说,每名学生4年中有40多周要呆在实验室里,其中16周还将进入企业实习,直接和机器设备打交道,结合毕业设计完成一项真实的岗位任务。每年结合就业、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的毕业生超过50%,由此被企业留用的达30%以上。 在日前举行的一次全国应用型大学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弟在发言中介绍了机电学院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得到了很多与会校长的赞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蓝天学院院长于果认为:“学校如果按照普通本科走下去,可能走20年、30年还没办法超过其他普通本科高校。走应用型大学之路是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也是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迫切需要。” 正是抱着面向首都现代制造业,为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宗旨,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源源不断地为生产一线输送了大批有用之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正如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赵耀平所说:“机电学院的学生上手快、知识扎实、工作踏实,在员工中表现很突出。”这样的评语既是对机电学院学生的肯定,更道出了企业对校企合作效果的认可。 (本报记者刘琴)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