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地争取通过三年的发展,推动中山市健康产业形成千亿产业集群,这需要更多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技术人才,火炬职院几乎涵盖了我们所需的所有专业,可搭建学院、基地、企业三方联动的合作平台。”开发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总经理方迎对新时期校企合作充满了期待,同时又点出了基地目前最需要的人才类型:“一直都有行业科研领军人物到基地进行技术研发指导,但我们特别缺少开展技术对接和技术落地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新型专业镇发展战略引导高职教育从“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为进一步思考学院未来的发展路向,加强人才培养与新型专业镇发展战略以及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紧密对接,1月23日上午,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春旭继续率领调研团队,走访学院董事会成员单位国家健康科技基地,听取关于学院如何更好地服务园区健康产业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完善专业设置、明确学生就业定位、提供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副院长黄俊斌,8个教学系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健康基地总经理方迎,总经理助理余从洪博士等领导以及旗下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
健康基地总经理方迎简要介绍了基地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基地正朝着千亿产业集群的方向和目标努力,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健康服务等相关产业,学院、基地、企业三方可增进沟通交流,打造更完善的合作平台,拓宽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参加座谈会的欧亚包装有限公司、星昊药业有限公司、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亿莱电子有限公司、鸿利达精密组建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制药、检验检测、机械化工、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具体的技能要求。企业代表们均希望,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学院可以培养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准工作定位,加强专业设置和园区产业的紧密堆对接,推动课程内容融入更多企业的生产技术,共同探索更具针对性的、订单式短期顶岗实习实训模式。
王春旭院长介绍了此次调研的三大背景:一是反思。学院建校十年,目前已踏上新的发展征程,必须理清思路,把握发展重点。二是服务。学院作为一所园区大学,必须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理清思路,立足开发区,服务开发区。三是支撑。学院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平台,培养多紧缺适用人才,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要主动发挥高职教育对新型专业镇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他指出,此次调研能进一步加强学院与企业、基地的三方合作互动性,有效帮助各教学系、尤其是生物医药系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应该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他强调,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园区企业的针对性,逐步提升教学改革、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致力成为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更好地配合中山新型专业镇发展战略,切实把握“新型”二字对学院作为一所园区大学的新要求、新使命。
据了解,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联合创办,是我国首个按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国家级综合健康产业园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首个医药集群产业升级示范区,还是广东省专业镇特色产业,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重点建设和扶持的产业园区。该基地总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目前落户企业170家,已形成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为主导产业,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包材、医药物流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钟嘉妍 李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