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3月26日,2021年全省部分职业院校与重点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谈会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顺利召开。会议由吉林省教育厅和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战高峰,工信厅副厅长宋晓辉出席会议,吉林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孙大文主持会议。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12所中高职院校和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晟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企业参会。
校长李春明、副校长胡国良、副校长丁卓陪同与会人员参观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共建的“捷豹路虎卓越培训中心”、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汽车试验技术实训基地。
李春明校长代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发言。李春明表示,长春国际汽车城规划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下一步学校要通过与地区和产业的联合,做大做强国际汽车城人才服务中心平台,用打组合拳的方式构建产教融合矩阵,提升职业教育对于汽车产业人才的支撑能力。李春明提出,希望通过政府主导,对职业院校提供科研平台的支持,为院校和企业攻关合作项目提供助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会学校代表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增加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育人平台中;完善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行企校主体行为,保障产业学校自主办学;制定出台民营资本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政策,科学界定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针对产教融合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实习需求和企业正常生产之间不平衡的情况,借鉴南方产教融合先进理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企业在学生跟岗实习、轮岗实训中一定的经济补助,增加学生在实习中的实践动手操作机会,真正实现有效实习和实训。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痛点和难点,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表意见,表示希望通过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规划,强化企业和院校之间在人才培养前期的沟通,明确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学生实习和初入岗位时对企业正常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打通学生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尝到“自主造血”的甜头,促使企业愿意用学生,愿意指导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去,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在认真听取校企双方代表发言后,宋晓辉副厅长对双方开诚布公的意见表达表示肯定,他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供给方(学校)将企业需求真正融入到院校人才培养中,使人才供给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保障需求方(企业)的用工来源,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提升也可以通过院校培养获得载体,对于打造全省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宋晓辉强调,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国际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纳入了国家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吉林省强化人才培育,强力支撑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企业和学校都要准确把握好当前产教融合所面临的形式,加强院校和企业相互融合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发挥双方的主体作用,让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引领院校的教学,让院校保障和支持企业技能人才的梯队建设。
战高峰副厅长在发言中指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吉林省经过多年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头冷一头热”的情况已基本解决。吉林省众多的职业教育平台、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试点单位等等,对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距离国家、产业的要求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职业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适应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适应企业、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基础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教育部门将和工信部门联合,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转变,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利用有利的政策支持,破解目前面临的问题。
本次会议旨在充分发挥职业院校、重点企业主体作用,有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和科技创新,促进人才供需两端相向发力,引导产业需求融入人才供给,搭建校企供需对接平台。(责任编辑:徐硕)